种 名:喙齿马先蒿
学 名:Pedicularis rhynchodonta Bur. et Franch.
别 名:
科:玄参科
属:马先蒿属
产地分布:
国内分布:四川西部(康定)及西南部(木里附近)
形态特征:
多年生草本,高10-20厘米,偶在极大的植株中高达30厘米,干时变黑。根茎短,向下发出束生的纺锤形根,多达8条,长2-3厘米,但有时单条,简单或分枝,长可达8厘米,根颈上常生有膜质鳞片。茎紫黑色有光泽,有毛,老时几变光滑,有1-少数叶子。叶主要基出,成丛,长5-9厘米,偶在大植株中达18厘米,有长柄,柄长达2-5厘米,偶可达7厘米,两侧有狭翅,下面无毛,近基处有疏长毛,上面沟中连中肋都密生细毛,叶片线状倒披针形至披针状长圆形,羽状全裂,端钝或锐头,基部常长渐狭,羽片每边12-26枚,近基的2-6枚裂片常三角形而小,较疏远,其余为卵形至长圆状卵形,羽状开裂至有深齿,小裂片与齿有钝齿,齿常反卷,面无毛,背面脉,上有疏长毛,面上有白色肤屑状物,网脉明显,茎叶较小,柄较短而常膨大,最上1-2枚常3裂而作苞片状。花序短或伸长,长3-7厘米或更多,花开次序显为离心;苞片约与萼等长,柄多少膨大膜质,常3裂,中裂又常再作3裂;花梗短,有疏毛;萼管状,长难11毫米,膜质,主脉仅略粗于次脉,次脉6-7条,仅在近管口处有极稀的网结,前方微微开裂,齿5枚,由三角形之基部狭细成柄状,端多少膨大有齿;花冠紫红色,长20-22毫米,管仅略伸出于萼外,无毛,端多少扩大,约在与盔相接处向前弓曲,使花前俯,盔长10-12毫米,前缘下半部向前膨撇,缘内摺变厚而有腺点,上部向后弯曲然后再弯向
前,全部略成S形,背部近顶处渐向前弓而后再转前下方与前缘之端组成一截头之宽喙,喙的下角有清晰的主齿1对,而截形的缘上更有小齿若干,下唇略短于盔,裂片缘有啮痕状细齿及缘毛,中裂仅及侧裂的半大,圆形而有短柄;雄蕊花丝前方1对有毛;柱头伸出。蒴果披针状卵形,长约14毫米,扁平,花序顶端者常成熟较良,前背缝线不很弓曲,后背缝线渐渐圆拱至近端处突然前弯成一斜截头,端有小刺尖。
生长习性:
生于海拔3,660-4,700米的高山草地及草坡中
繁殖培育:
园林用途:
网脉鸢尾,鸢尾科,鸢尾属多年生草本。球茎外包绕以纤维状物为其特征。株高15cm。叶管状,直立,表面具棱。花冠黄色、蓝色或紫色,外花被片上有橘黄色条斑。花期早春。
硬皮榕?学名:Ficus callosa是桑科榕属的植物。分布在印度尼西亚、越南、菲律宾、斯里兰卡、马来西亚、缅甸、泰国、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、云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600米至800米的地区,多生在林内以及林缘,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。
禾本科?Gramineae獐毛属 ?Aeluropus刺叶獐毛变种。多年生植物,花序以下粗糙或被毛,节上通常无毛,基部密生叶;叶鞘无毛,叶片狭线形;小穗含?24-8小花;颖卵形,外稃卵形,边缘几纤毛。
人参榕,拉丁文名Ficus microcarpa.桑科,常绿乔木,榕树桩盆景。由于榕树根系发达,根部常隆起,并凸出地面,因她的根块造型独特,令消费者情有独钟。
叶苞银背藤(学名:Argyreia roxburghii var. ampla),旋花科、银背藤属藤本植物,为细苞银背藤的变种。茎圆柱形,叶大,卵状心形;聚伞花序疏松而不规则复合,外侧苞片1或更多,叶状具柄,外萼片长圆状披针形,内萼片较小,倒卵状长圆形;花冠管状漏斗形 ...